概述分为肿瘤性和非肿瘤性病变肿瘤性息肉应及时治疗,早期干预无明显症状,有便血、腹痛、腹泻症状有家族史患者要定期肠镜检查结肠息肉是什么?结肠息肉(polyps of colon)是指结肠息肉是一形态学名词,泛指结肠黏膜层隆起性病变,包括肿瘤性和非肿瘤性病变。在未确定其病理性质前统称为息肉,明确病理性质后则按部位直接冠以病理诊断学名称,如结肠管状腺瘤、直肠中分化腺癌、结肠炎性息肉等。若息肉数目达100枚及以上,则称为息肉病。结肠息肉在人群中的发病情况是怎样的?文献显示,结直肠息肉发病率约为2%~20%,我国结直肠息肉发病率相对较低,部分地区直肠病变普查显示息肉发生率约为2.28%~4.4%。而尸检的结直肠息肉发生率约为1.4%~2%。结肠息肉有哪些类型?结肠息肉分类多而复杂,由于肿瘤性息肉恶变率较高(如管状腺瘤恶变率2%~19.5%),而非肿瘤性息肉基本不恶变。因此,结肠息肉有以下分类:息肉可分为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形态学上,息肉可分为有蒂和广基两种;数目上,息肉可分为单发与多发两类。具体分类如下: 单发多发 新生物性(肿瘤性) 管状腺瘤 家族性(或非家族性)结肠腺瘤病 绒毛状腺瘤 Gardner综合征 管状绒毛状腺瘤 Turcot综合征 锯齿状病变 错构瘤性 幼年性息肉 幼年性息肉病 Peuts-Jeghers息肉 Peutz-Jeghers综合征 炎症性 炎性息肉 假息肉病 血吸虫性息肉 多发性血吸虫性甚肉 良性淋巴样息肉 良性淋巴样息肉病 化生性 化生性(増生性息肉) 化生性(増生性)息肉病 其他 黏膜肥大性赘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