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素细胞恶变而来的肿瘤,恶性程度高;各年龄段均可患该病,50~55岁年龄群更高发;治疗复杂,涉及到多种方法和多个学科;发现越早,治愈可能性越大。黑色素瘤是什么?黑色素瘤是黑色素细胞恶变而来的肿瘤,恶性程度高,多发生于皮肤,也可发生在黏膜(包括内脏黏膜)、眼葡萄膜、软脑膜等不同部位或组织,我国人群好发于肢端皮肤(足底、足趾、手指末端和甲下等部位)和黏膜(鼻腔、口咽以及上、下消化道等)。黑色素瘤在人群中的发病情况是怎样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对较低2018年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显示,估计全球新发皮肤黑色素瘤病例超过28万,占总癌症新发病例的1.6%,每10万人群中约有3例黑色素瘤;全球死亡病例超过6万,占总癌症死亡病例的0.6%,每20万癌症死亡人群中,约1例为黑色素瘤死亡。我国皮肤黑色素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对较低,每30万人群中约有1例黑色素瘤患者,每50万癌症死亡人群中,约1例为黑色素瘤死亡。发病呈快速增长虽然黑色素瘤发病率和死亡率没有那么高,但以6%~7%的增长速度逐年递增,在美国肿瘤学年会(ASCO)的报道中,它已经成为发病率增长最快的肿瘤之一。尤其在我国,黑色素瘤发病呈快速增长趋势,每年新发病例约2万人,死亡率也逐年快速上升。好发人群各个年龄段均可能患黑色素瘤,50~55岁年龄群更为高发,男女发病比例为1.21:1。那些肤色白皙、有多发痣(>50个)或有发育不良痣、严重日光晒伤史、黑色素瘤家族史的人群更应该警惕,他们更易患黑色素瘤。我国黑色素瘤与欧美白种人差异较大:在亚洲人和其他有色人种中,原发于肢端的黑色素瘤约占50%,常见的原发部位多见于足底、足趾、手指末端及甲下等肢端部位;原发于黏膜,如直肠、肛门、外阴、眼、口鼻咽部位的黑色素瘤约占20%~30%。对于白种人来说,原发于皮肤的黑色素瘤约占90%,原发部位常见于背部、胸腹部和下肢皮肤;原发于黏膜的黑色素瘤只占1%~5%。黑色素瘤有哪些类型?依据病因和遗传学背景,黑色素瘤分为4种基本类型:肢端型、黏膜型、慢性日光损伤型(CSD)、非慢性日光损伤型(non-CSD,包括原发病灶不明型)。其中,肢端型和黏膜型是我国黑色素瘤的主要亚型。根据病理表现,黑色素瘤可分类为:痣样、结节型、恶性雀斑样、浅表扩散型、肢端雀斑样、促结缔组织增生型、来源于巨大先天痣以及来源于蓝痣的黑色素瘤。根据黑色素瘤的病期发展程度,临床上有非常详细的分类及分期用于指导诊断和治疗,不在此进行详细描述,看到诊断说明上的一些数字,可以简单了解:0期为原位癌,也就是肿瘤细胞还局限在皮肤或黏膜内,没有发生浸润和远处转移;I~II期为局限性无转移黑色素瘤;III期为区域转移黑色素瘤;IV期为远处转移黑色素瘤。分期越早,治愈可能性越大;分期越晚,治疗难度越高,预后越差。
发病部位:皮肤
疾病用药: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2
疾病自测:
擅长:肺癌、胃癌,肠癌,乳腺癌,淋巴癌,鼻咽癌,原发性肝癌,卵巢癌,恶性黑色素瘤,多发性骨髓瘤,血液系统肿瘤
擅长:颅内肿瘤、脑血管病及脑外伤的影像诊断有大量临床经验。三脑室后部肿瘤,黑色素瘤,神经节细胞胶质瘤,大脑大静脉瘤,烟雾病等的CT、DSA、MR影像诊断
擅长:鼻咽癌、黑色素瘤、胸腹癌瘤
擅长:胃肠道肿瘤、腹膜后肿瘤、恶性黑色素瘤、肢体软组织肿瘤的诊治
擅长:消化道肿瘤,软组织肿瘤及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擅长:消化道肿瘤(胃癌、大肠癌、肝胆胰肿瘤)、软组织肿瘤、恶性黑色素瘤等及疑难复杂肿瘤的手术治疗
擅长: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 先天性白内障 白内障 特发性葡萄膜大脑炎 化脓性葡萄膜炎 周边葡萄膜炎 外伤性白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