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部的癌症,一般起源于胃黏膜细胞最主要症状即腹痛,但早期常无症状最常发生于40~70岁人群,男性居多手术治疗是胃癌最重要的治疗方法胃癌是什么?胃癌,顾名思义是发生在胃部的癌症,最初癌细胞是来源于胃的黏膜上皮细胞,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腺癌。早期胃癌术后的5年生存率可达90.9%~100%,然而晚期胃癌仍然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即使积极采取综合治疗,其5年生存率仍然不足30%。胃癌在人群中的发病情况是怎样的?2018年最新统计数据表明,全球范围内胃癌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居第五位,其死亡率居第三位。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2倍以上。东亚地区是全球胃癌的“重灾区”,其中尤以我国发病率最高。2019年我国国家癌症中心的数据表明,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位于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和第三位,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胃癌有哪些类型?根据胃癌的病理类型分类腺癌、印戒细胞癌、腺鳞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细胞癌等。根据胃癌发生部位分类胃上部癌、胃中部癌、胃下部癌和胃食管结合部癌。根据病灶侵袭深度分类早期胃癌和局部进展期胃癌。病灶侵袭深度达黏膜层或黏膜下层的胃癌,不论有无局部淋巴结转移,均为早期胃癌;侵犯深度达肌层或肌层以上的胃癌,称为局部进展期胃癌。疾病分期胃癌分期即AJCC/UICC第8版TNM分期。该分期标准是国际抗癌联盟和美国癌症联合会于2016年共同发布的胃癌TNM分期法,分期的依据是原发肿瘤浸润胃壁的深度(T)、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N)、远处转移情况(M),并根据TNM的不同组合可将胃癌分为Ⅰ、Ⅱ、Ⅲ、Ⅳ四种临床分期。TNM分期对胃癌治疗方案的制定有重要意义。原发肿瘤(T)Tx:原发肿瘤无法评估。T0:无原发肿瘤的证据。Tis:原位癌,上皮内肿瘤,未侵及固有层,高度不典型增生。T1:肿瘤侵犯固有层,黏膜肌层或黏膜下层。T1a:肿瘤侵犯固有层或黏膜肌层。T1b:肿瘤侵犯黏膜下层。T2:肿瘤侵犯固有肌层。T3:肿瘤穿透浆膜下结缔组织,而尚未侵犯脏层腹膜或邻近结构。(胃的邻近结构包括脾、横结肠、肝脏、膈肌、胰腺、腹壁、肾上腺、肾脏、小肠以及后腹膜。注意:经胃壁内扩展至十二指肠或食管的肿瘤不考虑为侵犯邻近结构,而是应用任何这些部位的最大浸润深度进行分期。)T4:肿瘤侵犯浆膜(脏层腹膜)或邻近结构。T4a:肿瘤侵犯浆膜(脏层腹膜)。T4b:肿瘤侵犯邻近结构。区域淋巴结(N)Nx: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N0:区域淋巴结无转移。N1:1~2 个区域淋巴结有转移。N2:3~6 个区域淋巴结有转移。N3:7 个或 7 个以上区域淋巴结有转移。N3a:7~15 个区域淋巴结有转移。N3b:16 个或 16 个以上区域淋巴结有转移。远处转移(M)M0:无远处转移。M1:有远处转移。胃癌的临床分期综合上面的综合评估,TNM三者之和数值越大,分期越晚,预后越差。 分期原发肿瘤(T)区域淋巴结(N)远处转移(M)0期TisN0M0Ⅰ期T1、T2N0M0ⅡA期T1、T2N1、N2、N3M0ⅡB期T3、T4aN0M0Ⅲ期T3、T4aN1、N2、N3M0ⅣA期T4b任何NM0ⅣB期任何T任何N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