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扫一扫,关注热心医生公众号,免注册直接咨询在线医生
热心医生网页注册咨询入口:咨询医生
概述病变区域的皮肤、皮下及筋膜组织坏死死亡率约12%~35%,应尽早确诊并治疗糖尿病患者、非甾体抗炎药使用者更易患病可通过药物、手术、氧疗、营养治疗等治愈坏死性筋膜炎是什么?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罕见的潜在威胁生命的进行性感染疾病,是由细菌入侵皮下组织和筋膜引起的急性坏死性软组织感染。病变区域存在皮肤、皮下及筋膜组织坏死,范围可涉及四肢、会阴、肛周、阴囊、腹股沟、臀部、腹壁等全身多处。本病具有起病急、发展迅速、破坏力强、病死率高等特点,临床进展迅速,死亡率较高。坏死性筋膜炎在人群中的发病情况是怎样的?坏死性筋膜炎死亡率约12%~35%,约有20%的患者需要截肢,30%的患者会有不同程度功能障碍。患者发病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是糖尿病,其他还有肥胖、外周血管疾病、长期激素治疗、吸烟、营养不良、肿瘤、痛风等。当危险因素≥3个,死亡率明显升高。该病多见于男性,文献报道男女患者比例约为1.4∶1~10∶1不等。坏死性筋膜炎有哪些类型?根据感染途径分类有明确病原体侵入伤口的感染病原体通过表皮或黏膜的伤口进入深层组织。深层组织自发性感染病原体导致的坏死性筋膜炎原发于深层组织,病程中未见到外部开放性损伤,只有肌肉挫伤或拉伤。根据致病菌种类分类Ⅰ型多种细菌混合感染,包括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杆菌和厌氧菌等。发病部位多见于躯干、腹壁、肛周和会阴部,约占所有坏死性筋膜炎的80%。Ⅱ型单一细菌感染,约占所有坏死性筋膜炎的15%,包括革兰阳性及革兰阴性菌。Ⅲ型约占所有坏死性筋膜炎的5%,为梭菌感染,常呈爆发性,较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