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医生

打开微信扫一扫,关注热心医生公众号,免注册直接咨询在线医生

热心医生网页注册咨询入口:咨询医生

您的位置:医生库大全 >按疾病找医生>卵巢肿瘤
卵巢肿瘤(别名:)

概述早期不易发现,居妇科恶性肿瘤首位早期常无症状,晚期可有消化道症状等并发症包括蒂扭转、破裂、感染和恶变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可配合放疗、化疗卵巢肿瘤是什么?卵巢肿瘤是常见的妇科肿瘤,可发生于女性任何年龄段。其中,卵巢恶性肿瘤早期病变不易发现,临床上发现卵巢癌的病例约70%以上为晚期病例,而晚期患者治疗效果差,卵巢恶性肿瘤存在发现晚、预后差的问题,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生存期的关键。另一方面,随着女性寿命延长,女性生育年龄的延后、辅助生殖技术的广泛应用,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发生率逐渐增加,对此问题应该高度重视。卵巢肿瘤在人群中的发病情况是怎样的?卵巢位于盆腔深部不易被摸到,所以待卵巢恶性肿瘤患者有自觉症状就诊时,70%以上的患者已属晚期,这些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30%左右。卵巢肿瘤在各种年龄均可发病,发生最多的为上皮性肿瘤,以50~55岁居多;其次为生殖细胞肿瘤,以年轻者为多。上皮性肿瘤是最常见的卵巢肿瘤组织学类型,占原发性卵巢肿瘤的50%~70%,发病年龄为30~60岁;卵巢生殖细胞肿瘤发生率仅次于上皮性肿瘤,多发于年轻的妇女及幼女;卵巢性索间质肿瘤占卵巢肿瘤的4.3%~6%;卵巢转移性肿瘤占卵巢肿瘤的5%~10%。卵巢肿瘤合并妊娠比较常见,较非妊娠期危害大。恶性肿瘤合并妊娠较少见,占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5%,由于妊娠盆腔充血肿瘤增长迅速,恶性则易扩散。卵巢肿瘤有哪些类型?卵巢肿瘤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分为卵巢良性肿瘤、卵巢交界性肿瘤和卵巢恶性肿瘤。根据组织病理学,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卵巢肿瘤分为14大类(2014版),其中主要组织学类型为上皮性肿瘤、生殖细胞肿瘤、性索-间质肿瘤及转移性肿瘤,具体如下:上皮性肿瘤这是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约占50%~70%,可分为浆液性、黏液性、子宫内膜样、透明细胞、移行细胞和浆黏液性肿瘤5类。生殖细胞肿瘤为来源于生殖细胞的一组肿瘤,占20%~40%,可分为畸胎瘤、无性细胞瘤、卵黄囊瘤、胚胎性癌、非妊娠性绒癌、混合型生殖细胞肿瘤等。性索-间质肿瘤来源于原始性腺中的性索及间叶组织,占5%~8%。可分为纯型间质肿瘤、纯型性索肿瘤和混合型性索-间质肿瘤。转移性肿瘤为继发于胃肠道、生殖道、乳腺等部位的原发性癌转移至卵巢形成的肿瘤。

卵巢肿瘤全部共有3482名医生
叶凤玲主治医师

陕西省老医协生殖医学医院妇科

擅长: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宫颈糜烂、盆腔炎症、女性不孕、卵巢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分泌失调、生殖系统先天异常、习惯性流产等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及性传播疾病与疑难病症,并精于各类妇科微创、整形手术,技法娴熟,疗效显著,深受患者好评。

闵祥玲主治医师

诸城市人民医院妇科

擅长:妇科常见病、疑难病、子宫肌瘤、卵巢肿瘤、不孕不育、妇科内分泌及宫颈癌等妇科各种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李维兰主治医师

诸城市人民医院妇科

擅长:擅长妇科肿瘤如:子宫肌瘤、卵巢肿瘤、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等的诊断及治疗。

张雪梅主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九医院妇产科

擅长:生殖内分泌、围产医学的诊断与治疗,施行过回肠代阴术、卵巢肿瘤切除、子宫恶性肿瘤全切+清肠术

刘春英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中医院产科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分泌紊乱引起的月经不调、功血、闭经、内膜异位、乳腺增生,更年期综合征,妇科炎症,性传染疾病,妇科肿瘤、子宫肌瘤、卵巢肿瘤,产科妊娠期产后杂症

纪爱华主任医师

东营市人民医院妇科

擅长:不孕、不育,老年性阴道炎及卵巢肿瘤发病原因及诊治,完成输卵管结扎术后结扎部形态学研究。

王秀云副主任医师

枣庄市薛城区人民医院妇产一科

擅长:妇产科疾病的诊治及各种难产的处理及不孕不育治疗、高危妊娠、习惯性流产等疾病的诊治。开展了子宫肌瘤切除术、子宫切除术、卵巢肿瘤切除术、异位妊娠病灶切除及输卵管开窗术等妇科手术。

张向宁主任医师

桓台县人民医院妇产科

擅长:病种包括:子宫肌瘤,卵巢肿瘤,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输卵管不通致不孕,慢性盆腔痛,宫外孕等。

林美娥副主任医师

北大医疗淄博医院妇产科

擅长:妇科疑难病症及妇科良恶性肿瘤手术治疗、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子宫肌瘤剔除术、卵巢肿瘤切除术以及显微镜输卵管吻合术、计划生育手术、围产期保健;产科

谭国琳主任医师

淄博市妇幼保健院妇科

擅长:子宫肌瘤、卵巢肿瘤、子宫腺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卵巢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对妇科炎症、月经不调、不孕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宫外孕、性病的治疗消化道肿瘤、肝胆疾病、甲状腺疾病的诊治,擅长十二指肠镜的治疗。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跳转 确定 尾页

声明:本站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071号 ICP证书